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阜阳市妇女联合会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网上办事 / 家庭教育
立德 做人 严己 修身 传家久
浏览次数:10733   信息来源: 《回望· 聆听 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口述家风故事》发布时间:2019-06-26

2019031610474015222_Ysmw8Hlj.jpg


马延军

全国妇联原组织部部长

1944年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退休

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

我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出身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家教。全家秉承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长辈以自身的德行,教养着晚辈的德和行,为晚辈的成长奠基。

回顾成长,感受着家风,父母仙逝后,我们整理了体现家风丰富内容的家训——《敬录慈母口训》。它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体现着做人的原则,内含着深刻的道理,渗透着中国人那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中积淀而出的精练语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形成一种可以借鉴古训的思维方向:如何对待世上的各种事物,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心田中播下了以善为本的信念和淳厚的家国情怀,激励着自己认真负责地去从事自己应该完成的多种使命,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抚育着子女及孙辈们的成长。行世之道,做人之本,教我们洁身自律,教我们正派做人,教我们认真做事,教我们不忘感恩,教我们学而无尽,知书达理,教我们包容宽容,克服困难,竭尽全力贡献社会。

家风在时代中务实传承

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从幼小的心灵注入,影响着长大成人的全过程。我父母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他们深感新中国来之不易,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要为建设新中国出力。所以,他们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学习牢记精忠报国的先烈们,做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他们把对新社会的热爱,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密切融合,主动配合党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结合我们成长的时代背景,使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教育实在、有力、持久地落实到我们成长的社会实践中。他们鼓励、支持、引导、鞭策我们在党的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成长。我的哥哥在1956年18岁上高三年级时就加入了党组织,我们姐妹15岁时都相继加入了共青团。

记得我们的少年时代,党对少先队员提出“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要求时,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切实以“五爱”的要求塑造自己。还支持我们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叔叔们通信,让我们真正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理解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记得中学时代,正值国家提出建设工业化,实现钢产量1070万吨的目标,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爱国热潮时,父母支持我们参加捡废铁活动,并把大门上的金属环摘下来捐给我们活动小组,鼓励我们增强国家小主人翁的责任感。他们还支持我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支援农村收麦子劳动。每当出发前,母亲还特别嘱咐我们:“到农村要不怕苦,不怕累,多和农民的孩子们在一起交流,和他们交朋友。”那时,我也确实与两个农村的女同学成了好朋友。更使我难忘的是,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后,母亲和我们一起学习“雷锋日记”,她对我们说:“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新时代崇尚的道德,新时代就是要学习雷锋,像他那样立德、做人、严己、修身。”当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在全国宣传后,父母教育我们:“当领导要真正为百姓,焦书记真正是人民的公仆,值得大家永远学习和纪念。”此番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焦裕禄的形象也为我们后来走向工作,如何当好干部,打下深厚的基础。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人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从一点一滴要求我们要做诚实的、不图虚名的人。很多事使我至今难忘。上小学二年级时,有写字课,用毛笔练习描红。我描了一页,描得不好,母亲一边给我讲拿毛笔的要点、描红的程序,一边握着我的手,一笔一画地在描红格上描,让我体验怎样描红。我描完一页后一看,比以前自己描得好多了。当时我想这次交了这篇描红作业,老师会表扬我进步了。但没想到此时母亲让我自己再写一页,我有些不理解。她对我说:“刚写完的这一页是我和你一起写的,它反映出你认真学习的态度,但它不是你个人真实的成绩。你自己再写一页,才是你自己独立完成的,才是你真实的成绩,而且会比原来你自己写的那页好。”听了母亲的那段话,我有些不好意思了,认真地按照母亲教我的描红方法又描了一页。母亲看后高兴地说:“你进步了!”第二天当我向老师交描红作业本时,我主动地对老师说:“描得好的那一页是母亲握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描的。”老师听后,摸着我的头,边看边笑着对我说:“你是个好孩子!”这件母亲教我描红的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情景和母亲的话语至今还记忆犹新,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母亲不仅是教会我描红的方法,而且是教育我做人的本分——要诚实、自信、努力、不图虚名。这就是家训与家教形成的“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

父母以德和行传承家风

在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传承中,父母把“做人要以德为先,做事要以善为本,做官要以廉为本,对人要以诚为本”作为家教的重要内涵,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入手加强道德修养和精神素养。父母也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为子女们做榜样。父亲是中医,多年行医实践中,对邻居、对困难的病人从来不收诊费,尽心治疗。母亲在新中国成立后义务做居委会工作,竭诚为居民服务,关心帮助群众,也做了很多好事情,感动着群众,也教育着我们。

回顾我们的成长过程,家庭也遇到过挫折和困难。是党的教育,使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力量,是家风的根基使我们理智、宽容、顾全大局。“文化大革命”初期,家庭天降灾难,飞来横祸。当时,中学的红卫兵走上街头无故抄家,父亲被红卫兵暴劣批斗,遇难身亡(此后得到平反昭雪)。面对此况,母亲仍秉承“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相信党、相信政策、相信群众、相信未来、相信灾难会过去,仍然坚持大仁大慈、宽容包容、顾全大局。在当时的危难中,她一边承受着红卫兵的无理屈辱,扫街,挖防空洞,一边照顾着我生病的姐姐。此时期广大群众的同情、理解和关心帮助,使她无比感恩,她始终没有倒下来。事后她还深情地对我们说:“这是国家的一场劫难,比起革命老帅陈毅、贺龙等遭受的批斗伤害,我们家的灾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她让我们正确对待,老人淡定的心态,使我们对她产生敬意,也放下心来。我们共同接受了这场考验。在抄家之事平反昭雪后的30年里她振奋精神,始终秉承家风教育、鼓励子女和孙辈。

“文化大革命”过后,在母亲在世的年月里,她感受到了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了我们晚辈,无论是从教、从政、从事科研、从事传媒还是在企业,都能遵循和传承家风,清正廉洁,严格自律,正派做人,认真做事。她无比欣慰,总是嘱咐我们要感恩党和国家,感恩人民群众。当我们有所进步,取得成绩时,她总是用电话、信件鼓励我们,嘱咐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尤其是当她得知我被民意选上副市长以后,亲自打电话祝贺我,同时用古训“谦受益,满招损”告诫我要经常记得问自己“我何德何能”,不要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并嘱咐我“要好好为民众办事,要做好民众的事”。1996年,在她离别之际,老人的感恩之情和慈善之本,也表露在她的遗嘱之中。遗嘱中交代我们要把她的遗款交给受灾和受苦的老人。我们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感情和对母亲的敬意,遵循母亲遗愿,于1997年新疆喀什地区遭受严重地震灾害和1998年三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人民生命财产受巨大损失时,以已故老人的名义为灾区捐款。得到社会反响,报上还刊登了《临终老人心系灾区人民,孝顺的儿女遵遗嘱捐资救灾》的报道。

秉承家风要求自己:以谦、以廉、以严律己,用心、用实、用智做事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深入人心的无形的力量。回顾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继承、牢记“立德、做人、严己、修身”家风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得到党的多年培养和教育,受到家风的深刻影响。在成长中,形成了“廉洁奉公是做人的根本,有所作为是做人的本能”的意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无论身在何处,职位高低,坚持不为名利,低调做人,坚持洁身自好,勤奋做事。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经过部队和农村锻炼走上工作岗位。在部队和农村锻炼的几年中,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受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部队作风教育和熏陶;在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有幸与军属老大娘同屋、同铺,同起、同息,有说有笑有欢乐,使我感受到母亲般的关心和温暖。在农村的学习、生活、劳动使我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感受到农民的疾苦和希望,加深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也为后来走向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工作几十年来,我秉承家风中“以谦、以廉、以严律己,用心、用实、用智做事”的要求,从在职时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中直机关群团组织的工作者到退休后的社会团体组织的志愿者,每一次的工作调动和职务变动,我个人都没有欲望,也从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和岗位需求。每到一个新的岗位,我总是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与新岗位的要求及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差距的,只有认真学习,摆正位置,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去缩短差距,才能名副其实地承担起这个职位的职责和重任。我深知,是改革开放和党的政策赋予我们时代的机遇,是党和人民群众为我们创造了进步的平台,我们个人何德何能,微不足道。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是党员的政治品质和优秀传统道德的标准,也是做人的根本。我作为共产党员,又受到传统道德家庭教育和熏陶,坚持这个根本,要求自己不追求个人名利,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反对以权谋私,反对各种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对待任何工作求真务实,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在纪律生活作风上,坚持廉洁奉公,不搞特殊化。这些要求都体现在我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基层,在区、市党政领导岗位上工作数年,保持和大家一样,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从不用公车,到县、区开会和调查研究也轻车简从。路途中,常常行车改道,微服私访,了解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在贫困山区,我和大家一起为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推动农村教育;为解决洛阳市的血液来源和血液质量问题,开创了无偿献血新工程,在宣传动员实施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一方面采取各种方式向全市区民众进行人体血液知识和科学献血知识以及无偿献血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一方面以榜样带头进行引领。我作为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第一个无偿献血,并带领着卫生系统的医务工作者队伍无偿献血,也带动了共青团组织、工会组织、高等院校、大企业的产业工人队伍无偿献血,从而在全市区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偿献血文明风尚,掀起了全市区无偿献血高潮。进而建立健全了科学、规范的无偿献血的规章制度,实现了用无偿献血解决本市血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坚持每年无偿献血,在调离洛阳市前,5次无偿献血。调入全国妇联后,依然默默地坚持在全国红十字会无偿献血站无偿献血5次,并获得北京市政府何鲁丽副市长颁发的无偿献血铜牌纪念章。我也为自己能以健康的身体为我国的献血事业和人民的健康需要贡献自己的血液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潜移默化传家风

我认为,家风、家教、家训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的变迁,经受着历史检验的。好的家风、家教、家训既要继承,也要传承。于我而言,对家庭付出的相对较少,丈夫是上海人,我们是在河南工作时相识成家的,有一个女儿。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注重对她个人品德的培养。由于我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较忙,对女儿的陪伴也是有限的。因此,女儿从小就能独立,而且能吃苦耐劳。记得那会儿家里经常买很多方便面,我和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她基本就吃方便面。这也让我深深地懂得“为了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偶尔是要牺牲一下小我”的内在精神含义。我们注重自身践行“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并将其传承,使她从小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女儿并没有责怪我对她缺少应有的陪伴,也没有因为我的工作职位而在班级同学面前炫耀以及产生优越感,而是一直努力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她现在从事传媒行业取得的成绩都是她坚持学习,出色工作而来的,她也将这种有内涵的家风融入其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如今她也已是一个9岁小女孩的母亲,我想她更能体谅那时的我,以及该如何为女儿树立正确的榜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深深地影响她女儿的一言一行。

在我看来,家风传承,于我们的后代而言并非一日之功,也并不在于如何去教他们更好地传承,重要的是将严己修身马上付诸行动,使其在后代们的成长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和感受到就好。

访谈员后记

与马延军的访谈共进行了三次。三次见面,三次畅聊都让我更加体会到立德、做人、严己、修身的家风对她深远的影响。正如她所说,党的教育培养和家风家训的影响对她的人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每次倾听她的故事,对我都是一次洗礼,让我更加明白要成为怎样的人,要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如何更好、更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她虽已退休,还在不停地学习,参加社会工作,而年轻一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呢?她在赠给我的书上写到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概括,那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也因她所做的一切而感动,很荣幸有机会跟她聊天,也很开心和她相遇。

访谈时间:2017年7月8日14:00—16:00

2017年7月12日14:00—17:00

2017年7月29日9:30—12:00

访谈地点:北京市好苑建国酒店(中国妇女活动中心)

受访者:马延军

访谈员:魏丹丹(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学生)

编辑:王雪娜

Copyright © 2015 阜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999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