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阜阳市妇女联合会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女性百科 / 女性学堂
亲子 | 孩子就要这样“惯”!
浏览次数:3190   信息来源: 中国妇女发布时间:2018-05-05

  武志红在《奇葩大会》上提起一个事业极为成功的女子孙博。
  
  他说:孙博是个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人,境界太高。既有现实层面的成功,又单纯至极,还有读心术般的能力,看人之准,令人发指。
  
  现实生活中的孙博,是做私人旅行高端定制的,叱咤风云的马云也只是她的客户之一。
  
  孙博真正的养育者是奶奶,奶奶给了她足够的爱与自由。
  
  她从小就和父母聚少离多。
  
  每当父母要回来的时候,她就会提前几天拿个小板凳,在家门口坐着,望眼欲穿地等爸妈。
  
  奶奶既不说她傻,也不干预她,而是为她准备好各种好吃的零食,让她开心地等。
  
  所以,在孙博的记忆里,等待父母回来的日子,都是充满阳光灿烂的回忆。
  
  在她读幼儿园时,因为精力旺盛,不肯睡午觉,幼儿园老师希望奶奶能帮着劝孙博。
  
  奶奶却直接辞掉医生的职位,到幼儿园做一名小小的校医,她说以后让孙博在她的医务室里睡觉就好了,而奶奶是当地的名医。
  
  后来,奶奶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满,就为孙博开了一所幼儿园。
  
  再后来,奶奶又为孙博开了一家小吃店。
  
  很多人会说:天啊,这样溺爱孩子,会把她给惯坏的。
  
  可孙博并没有被惯坏。
  
  长大后的孙博是PALA订制旅行机构的创始人,湖畔大学CEO班的一期学员。毕业时,她的成绩是湖畔一期的三甲。
  
  孙博的奶奶,给予孙博的是私人定制般的爱。
  
  所谓真正的爱,就是如此:能细心地看到孩子内在的需求,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他们的需求,恰如其分地给予在他;
  
  在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里,耐心地陪伴孩子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
  
  松浦弥太郎说:真正的爱,是让对方活成自己。
  
  因为爱,所以让孩子自由生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我同事陈姐的孩子生性内向,不愿意出去玩,不愿意交际,不合群。
  
  陈姐和老公曾有一段时间,每天傍晚吃过饭后,带着孩子出去散步,节假日的时候,带着孩子出门旅游,不见成效之后,他们索性放弃,不强求孩子了。
  
  孩子在7岁的时候接触了电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游戏。
  
  刚开始时,爷爷奶奶怕他游戏成瘾,要求陈姐夫妻配合禁止孩子玩电脑。
  
  但陈姐想到的是:硬堵不如巧通,现在已是信息时代,完全禁止孩子玩不太可能,但没有约束地玩也不行。
  
  于是,他们与孩子约法三章:
  
  1、不花钱把游戏打到最好;
  
  2、玩游戏不能影响到学习成绩,一旦成绩下降就酌情减少玩游戏时间;
  
  3、多玩益智游戏,从游戏中找到知识点。
  
  孩子8岁时,夫妻俩陪着孩子学了计算机三级,后来就成了那年拿到证书年纪最小的孩子;
  
  到了孩子10岁,读三年级那年,爸爸又陪着他一起考计算机二级,爷儿俩在同一个考场上,孩子又成了拿证年纪最小的孩子。
  
  学校里的老师经常因为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找家长,孩子的爷爷找老师求情:孩子已经会了,可不可以不用做,或者单独布置别的作业给孩子?
  
  幸运的是,老师答应了。
  
  初三那年,陈姐夫妻带着孩子走了一圈本市以及省城里的高中,让孩子自己选择高中。
  
  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后,放弃多年的奥拉星游戏。
  
  加入学校信息特长小组,从头学起信息学,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无法取得成就,那么高中三年或许就会白费。
  
  但陈姐夫妻支持他的选择。
  
  高二那年,孩子凭借信息学的成就获得保送清华大学的资格;
  
  2017年8月,在伊朗举行的第29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孩子获得金牌。
  
  当年孩子在痴迷电脑游戏时,很多人说陈姐夫妇,不打孩子、不骂孩子,让孩子玩电脑,是太“惯”着孩子、太溺爱孩子了。
  
  可自由的孩子更自律,陈姐的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废寝忘食,为解一道题能花十多个小时。
  
  真正的爱就是如此,我们在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的同时,也告诉他们自由的界限与原则,让他们在自由中学会自律。
  
  爱不是放任自流,是在呵护孩子自由的原则上,让孩子建立起秩序:不伤自己,不伤他人。
  
  真正的爱不会“惯”坏孩子,那些好带又懂事的孩子,都是因为得到了足够多的爱。
  
  在爱中生长的孩子,内心更有力量,更自信,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果我们给的爱让孩子变坏了,那只能说明,我们给的不是爱。
  
  台湾女星狄莺的儿子孙安左(原名孙华)在美国被捕。
  
  他告诉朋友要在学校进行校园枪击后,警察在他的住处里搜出包括1600发子弹在内的各种武器装备。
  
  从小到大,狄莹给孩子都是最好的,光他在美国的学费,一年就达44万人民币。
  
  物质上的丰富,无法弥补孙安左内心情感的匮乏感。
  
  狄莺曾在《康熙来了》里说:因为自己和老公身材都不高,所以害怕孩子也长不高,于是每天精心安排营养的饭菜给孩子吃。
  
  她要求孩子每餐必须按大人的量,吃一大盘。
  
  她会事先把饭菜夹到同一个盘子里分配好,说这是儿子必须吃完的责任,为了监督孩子吃饭,她每天至少花7个小时。
  
  而孩子甚至连夹菜的时间都没有,没有游戏、没有玩耍,只有学习。因为一旦考不好,就会被狄莺打到“屁股开花”。
  
  孩子直到11岁都没有独自出门过,狄莺说:“18岁以后你就可以自己走出门。”
  
  狄莺很自信地说:我跟孩子规定不能用手机,不能玩电子游戏,不能看太多电视,因为会伤眼睛。
  
  我给孩子打过预防针:别人让你嗑药,或者是用金钱、玩具之类诱惑你做坏事,都不能答应,想要玩具妈妈会给你买。
  
  但是,现实却给狄莹当头一棒。
  
  孙安左告诉自己的同学:“5月1日别来学校,因为我要进行枪击。”
  
  狄莺却没有办法相信,即使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她也强说是“小孩开玩笑说的。”
  
  因为在她心里,按着自己心目的模式成长的孩子,根本不应该做出这种事。
  
  周国平说:爱和溺爱的区别在哪儿?
  
  溺爱是只给孩子创造特别丰厚的物质环境,要什么给什么,但精神却没有给予,不和他聊天,没有回应,没有在一起欢声笑语过。
  
  如果精神上有关怀,怎么爱都行,孩子是宠不坏的,你越爱他,他发展得越好。
  
  狄莺自以为给了孙安左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而围着大人的感觉而活的孩子,往往都失去自我,他的一生终究会困在童年的阴影里。
  
  孙安左会买那么多的枪支弹药,是因为他内心那个无助的孩子,一直想要反抗那个强势的妈妈,从而投射到用自己的双手要来解救自己。
  
  所以,被溺爱着长大的孩子,一般都会成为问题孩子,他们不是因为“爱太多”,而是因为“太缺爱”。
  
  无论是当年的“李天一”,还是“药家鑫”,都是因为太缺爱的缘故。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爱孩子。但事实上,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想象来爱孩子。
  
  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 一举一动都要在我们的视线之内,用自己的想象,给孩子吃、穿、用,以为这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
  
  我们认为对待孩子就应如此:我的感受就是你的感受,我喜欢的东西你也应该喜欢,我们之间不应该有任何界限。
  
  事实上,这不是爱,这是我们失去方向的爱,沉溺在我们自我意识中的爱。
  
  这样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溺爱。
  
  爱与溺爱有很大的区别。
  
  爱在意的是对方,溺爱在意的是自己。
  
  溺爱更多的是控制。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当爱支配一切,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支配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爱是给予自由,溺爱是强加控制。
  
  让我们彼此想想,我们给予孩子的到底是爱还是溺爱?

编辑:王雪娜 实习编辑:王小燕 唐丽琴

Copyright © 2015 阜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999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