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阜阳市妇女联合会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巾帼风采
牟俏寒:宁夏接力支教20年
浏览次数:3051   信息来源: 中国妇女报发布时间:2019-06-24

2019031610474015222_Ysmw8Hlj.jpg


12名支教团成员合影。

“我是在平原地区长大的,从小没怎么看到过山,从县城到学校的路上,一路上都是看不到尽头的山,看不到远方,那一刻我感觉有点蒙!”说起初到西吉,山东女孩牟俏寒满是感慨。

在地理位置属于西海固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牟俏寒称自己是“1/12。”此刻,她正与另外11名同学一道,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当起当地的中学老师。

支教行将1年,牟俏寒也有了新的感悟:“短短一年的支教,我们可能没办法改变孩子们的经历、轨迹或者他们今后的道路选择。但我想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长大后知道远方还有更大的世界,还有更多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可选择!”

胸怀“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从1999年起,复旦大学已先后派出224名支教团队员来到西吉,前后在当地9所乡镇中学支教,在这片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开始了接续20年不间断的努力。

“这既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也是青年一代在用志愿服务的形式一展抱负。”如今,再次来到西吉的复旦学子们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青年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激情,就应该在西部、在基层去落到具体实践之中,让青春的理想在奋斗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困难”

“这边的气候比较干燥、天天要吃面食,有点不习惯。还有就是这里缺水,学校经常会停水,在家里会天天洗澡,但在这里只能一周洗一次澡。”在西吉县平峰中学支教的上海姑娘李倩雯是第一次来到西部贫困山区,因为一个让她记忆犹新的支教故事,她选择了“我自己也要来试试”。

“不过还好,比想象中的要好!”面对初来时的种种不适,李倩雯说,自己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还为能“去掉身上的‘娇气’而兴奋”。

王正娴所在的西吉县三合中学是支教队员所在的唯一一所在村里的学校。用她的话说,这里没有繁华的感觉,出了校门来到村里的主街上,走上50米街道就走完了,除了几个小饭馆和一个邮政代办所外,其他的商铺很少。这个山村学校距离县城约50公里,拼车打出租的话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到县城,村里的人一般很少去县城。

“四周除了山还是山,尤其是冬天,到处光秃秃的,这样的景色让人感觉很单调。刚开始吃学校食堂,这里土豆多,很快我就吃遍了这里土豆所能做的所有菜,后来有点吃不下去,我们就试着自己做点饭吃!”王正娴说。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西吉的支教点共有4个,12名队员,其中有8名女生,他们要吃住在学校,和这里师生们共同生活、工作整整一年。

“这里没有什么我接受不了的困难!”相对于肩负的支教任务,支教点的各种困难在支教团队员们看来并不算什么,李倩雯的话代表了支教团成员们的心声。

“让孩子懂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老师,我就是不想上学,我想去放羊,然后开饭馆,还想去打工!”

听到学生这样说时,教语文的牟俏寒一度觉得很棘手。在她看来,这是一个“以前只有在电视中才见过的问题呀”。

她意识到,作为支教老师,面临的困难绝不只是教学业务。

牟俏寒开始调整思路,在正常的教学之外,除了会放一些从上海带来的纪录片和其他影片,还会给孩子们讲述一些外面的故事。 “只要发现一个能打动学生的兴趣点,我就会以这个兴趣点为切入口和孩子们谈心。”牟俏寒说,“我希望把一些孩子从放羊、外出务工等一些思维惯性中揪出来,让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

“这边的学校和上海的中学相比学习节奏要慢,高速、快频的知识输入孩子们跟不上,这就需要磨合,找到孩子们能接受的学习节奏!”李倩雯说,刚来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教学问题。

王正娴有着同样的感受,“我教的是9年级的英语,但许多孩子们连7年级的知识点都不掌握,这超出了我的想象!”

“有个孩子直接就跟我说,老师我不喜欢学数学,我觉得学数学没有什么用处!有的同学对学习则根本没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些孩子的学习态度,更是让焦莞苦恼。

……

对于自己还是学生的支教团成员来说,如何面对、解决教学及教学之外的问题,无疑是一种考验。

“这些问题和困难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只能从一点一滴去努力,一步一步去面对。”王正娴的话代表了支教团成员的普遍感受。

一年中,焦莞让孩子们每周写一篇学习总结,同时还要写一份思想总结。“我想从学习、思想两方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她说,自己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变化对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接触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细致入微地做了许多情绪疏导抚慰工作。

王正娴很注意让成绩好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还时时告诫自己:“对那些愿意学习、肯用功的孩子绝不放弃。”

支教团成员都有一个同样的做法——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在关心孩子们学习的同时,还作为助学联络人了解困难家庭的情况。

在支教团,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

一年的支教中,研支团的成员也渐渐看到了同学们的变化,孩子们从刚开始的羞怯、胆小变得大方、开朗、自信了。

王正娴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用普通话和她交流,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有了提高;通过和留守儿童及家庭的接触,焦莞也看到了这些家境特殊的孩子们身上的可喜变化,先前厌学的孩子开始对他的数学课感兴趣,并且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都各显神通,古筝、电子琴、唱歌、书法、武术等都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节目,而且一点儿也不怯场,这让支教老师们感到惊喜。

对解决学生脑海中读书好还是放羊好这个问题,牟俏寒仍然觉得自己没找到“最优解”,但她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这里的孩子们其实很聪明,也不缺乏能力,只是他们有时不知有些事可以努力地去做,如果懂得这一点,有些事他们是可以做到的,他们缺乏的可能是某些阅历、视野、思路,这也许正是我们的支教工作可以给他们的!”

“选择来支教并不是一时兴起”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从2018年来到西吉支教,研支团的支教工作将在7月份告一段落。对于年轻的支教团成员而言,一年的支教经历让她们有着许多感触,她们自身也都有了这样那样的变化。

“支教工作更多的是一个桥梁作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与外面世界沟通的渠道。对于我自己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成长和历练,选择来支教并不是一时兴起,这里有我在校园里没有办法得到的东西。”牟俏寒说,“我认为很值得!”

李倩雯说,支教改变了她对西北贫困地区的固有印象,在这里她的心态变得平和,她开始很安静地思考一些问题,想自己以后的路怎么走,也会想当地孩子的未来、想西吉教育要如何发展。

焦莞说,自己是孩子们的老师,孩子们也启发了她,当她看到有些学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依旧积极努力求学时,她说自己从这些孩子身上学到了如何面对困难的心态,如果自己以后遇到困难时,她会想到这些孩子们!

“很多乡村老师其实比我们更负责更擅长教学,他们其实是缺乏了一定的眼界和看外面世界的机会。”家庭条件优越的王正娴还告诉记者,“当看到山区学校的孩子们条件还不宽裕甚至困难时,我最大的变化是不舍得花钱了。”

……

历经近一年的支教后,12名复旦学子说,他们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

不久前,面对前来看望慰问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支教团成员左宗正这样代表大家回应母校的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肩负使命责任,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编辑:王雪娜

Copyright © 2015 阜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999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