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阜阳市妇女联合会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女性百科 / 亲子教育
以公为重,我家的家规家训
浏览次数:5766   信息来源: 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20-07-13

  什么是我们的家风,我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只是自小就隐约感觉,家庭成员的一些言行,虽未约定,却已俗成。这些言行最初体现在爷爷身上。

  

  爷爷是一名军人,大半辈子都生活在部队,身上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即使他已经离开我们十个年头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品行、他一生的坚持,都对我们影响深刻、强烈。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对于“公家”的事情特别敏感,看得特别重。听父亲说,爷爷常常告诫他们三兄弟:“凡事要以公为重。公家的利益,再小都是大事,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

  

  20世纪七十年代末,爷爷从部队离休,带着家人从福建回到山东省淄博市桓台老家,被安排住在县招待所,等待安置。当他了解到国家每月都要为此支付一笔住宿费时,立即带着一家人回到他的原籍马桥公社,自行租住民房。七八十年代的马桥是桓台县的“西伯利亚”,交通不便,偏远落后,家人们不免有些怨言。爷爷却说:“国家给的待遇不低,我们个人的小事不能再牵扯公家的精力。”

  

  落实待遇后爷爷住进了军队干部休养所,参加了老年门球队,经常代表干休所参加比赛。在别人眼里那不过是一场老年人的游戏,而爷爷却不这么看。为了给集体争得荣誉,他拿出了当年在部队的劲头,年近七十的老人每天坚持训练,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一招一式绝不含糊。

  

  因为当兵时受过伤,爷爷每年都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三个儿子别说请假,哪怕晚上轮流去医院陪护都会遭到拒绝:“你们不要来了,休息不好会影响工作。”病重的他直到说不出话,还是会用尽力气抬起手,做出让孩子们回去的手势。

  

  长期受爷爷影响,父亲也始终“以公为重”。2010年、2011年,爷爷奶奶不幸相继离世,那时父亲正担负着一项重要的古建筑修复任务,工程到了关键时期。他顶着失去双亲的巨大悲痛,坚持在施工一线。清晨起床,我常看到他端坐在书桌前研习历史文化经典,夜晚又见他挑灯伏案,补习古建修复知识、书写工作计划。日夜疲劳,反复感冒,诱发了父亲的前庭神经炎,他一度头晕、呕吐不止,却坚持不离开岗位。即使是因病输液,也是在工地的临时办公室里。最终父亲和他的同事们高质量完成了修复工程。如今这里是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优质工程,国家四A级景区,省、市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自小耳濡目染,我仿佛也继承了“以公为重”的家族基因。工作近十年,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从不推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劲头。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安排在公安局经侦大队工作,毫无从警经验的我不惧危险,与领导同事一起赴北京、黑龙江抓捕嫌犯,干中学,学中干。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疫情就是召唤,就是命令,我提前结束了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和同事们一起冲在抗疫第一线。连续两个月早出晚归,照顾不了嗷嗷待哺的孩子。看到孩子熟睡的脸上还挂着泪珠,我不禁流下了愧疚的泪水,却依然不后悔。因为我知道,公事最重。

  

  “以公为重”,这是爷爷一生坚守的信念,是父辈和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它融入了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中,内化为家族的精神基因,影响后世,代代相传。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的家风吧。我家的家规家训:以公为重。意即“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凡事要以公为重,作为公务人员,要时刻将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极尽所能,无愧国家、无愧人民、无愧内心。

  

  (李兆滨 田保强/文 曹译文口述)

Copyright © 2015 阜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9999966号